人民幣升值可謂是近期熱門事件。那大家知道人民幣升值對什么股票有利嗎?接下來香煙網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人民幣升值對部分股票的影響。
5月底以來,離岸人民幣升值4100多點,在岸人民幣則同步升值3800多點。同花順軟件顯示,6月初離岸人民幣(USDCNH)為7.135,當月該指數下跌了0.9%(即人民幣升值0.9%,美元貶值0.9%),7月、8月人民幣環比又分別升值了1.15%和2.03%。9月剛過半,人民幣又升值了1.29%,目前該指數在6.76附近。
人民幣不斷升值,也給一些行業帶來益處。航空業直接受益,目前國內航空公司購買飛機、租賃飛機、貸款、燃油等運營成本,大都以美元結算,人民幣升值有利于其成本降低。造紙行業同樣受益,造紙行業的原材料紙漿、廢紙等一般從國外進口,人民幣升值使得其成本下降。可以看出這兩個行業都屬于外匯負債型,人民幣升值會使得成本降低,利潤相對增加,一般來說個股會走強。
航空和造紙行業都將受益于人民幣升值,公司運營成本降低,凈利潤有所提升。但目前環境下,航空業不確定因素高。即便航空公司的成本降低,但由于新冠疫情還沒有結束,很多國家患病人數并沒有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時候去國外公事或旅行還存在很大的風險,這對于航空公司開展國際業務阻力不小。而即便現在國內疫情控制良好,但目前航空運力情況較之前還有明顯差距。
相比較,人民幣升值對于造紙公司運營成本降低,是明顯的利好。而即便不是本次人民幣升值事件,造紙行業的安全邊際也比航空業高不少。具體來看,有這三大方面:
第一,紙業是生活日用品,復購率較高。作為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超市、購物中心采購衛生紙、紙手帕是極其普遍的事情。衛生紙的使用周期很短,一個家庭每年都要采購不止四五次。從使用頻率來看,紙巾的頻率要明顯快于服裝、電子產品、家用電器等日常用品。稍微落后于飲料、乳制品、調味品等必需性食品。高復購率,能夠盤活公司的資金,周轉率較高帶來豐富的現金流量,推動公司的凈利潤。
第二,紙業沒有明顯的周期性,消費門檻低。房地產、建材、鋼鐵、戶外廣告、電影院等等,諸多行業是有滯漲期、衰退期、復蘇期和繁榮期,波峰和波谷間層次差異巨大。而紙業是生活大消費圈,經濟過熱也好遇冷也罷,對生活用紙的需求不會出現巨幅變動。
紙業是生活必需產品,需求彈性小,任何階層人士都需要,而且消費門檻極低。在之前某篇關于海天味業的文章中,提及海天味業的市值已是萬科的兩倍。有人質疑為何一家生產醬油的公司能夠超過賣房子的公司。看到此質疑,立馬有股民留言:我一輩子可能都買不起萬科的一套房子,但我每周都要到超市去買海天牌醬油。同樣道理,紙業雖然它單價成本低,但它覆蓋面極廣,一生頻繁消費,每個人都可能是一家紙業公司的潛在(或忠實)消費者,憑借大的消費量級,有可能在最終消費金額上翻牌。
第三,紙業越來越趨近于壟斷市場。作為傳統性行業,雖然行業門檻要比高科技企業低很多,但也并非這個行業門檻可以低到無憂慮。畢竟,消費者看重的是企業背景、實力、品牌度等因素。消費者更青睞一家在造紙行業二三十年歷史的大企業,也可能不太容易選擇剛出道的不知名企業。大企業更容易做強,而整個行業趨勢也是集中度不斷提升。擁有諸多知名商標的著名企業,更容易穩固邊疆。
而言,短期的人民幣升值,對于造紙行業業績提升有確定性。而即便沒有此事件,造紙行業具備復購率高、逆周期性、壟斷市場等特點,優質企業的業績成長有較高確定性。
2017年開始,價值投資在A股越來越響亮。也就是從這時起,造紙板塊的明星股,如中順潔柔、太陽紙業等個股,從之前冷宮一步步成為公募基金青睞的價值成長股。造紙上市公司,屬于大消費領域,是生活必需品,這個行業將保持穩定增長,不存在落后與淘汰一說。即便是之前火熱的空調、阿膠等市場,都會有行業天花板一說,造紙行業的天花板比它們還要高。基于此邏輯,造紙行業的上市公司只要不斷把自己的市場份額做大,擴大影響力,就能越來越受益“馬太效應”,成為消費者首選的品牌。
今年以來,中順潔柔、太陽紙業等個股強勢創出歷史新高,年度漲幅也能和貴州茅臺、東方雨虹、格力電器等白馬股相媲美。可以看出這些個股的持股基金不少,中順潔柔、太陽紙業在中報中持股基金家數都超過300多家,基金持股比例在13%以上,可以看出諸多機構抱團造紙業的價值成長股。從中報公布的數據看,太陽紙業和中順潔柔分別錄得9.36億元和4.53億元的凈利潤,是行業的前四大企業。
要想獲得成功,我們需要盡可能多的了解市場,但是同樣重要的是,作為交易者,我們需要了解自己,在激烈的交易中把握自己。了解更多財經咨詢,請關注香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