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水平是一個詞語,有多種不同解釋,指平行于水面的水平線,又可用于表示在某一專業方面所達到的高度,也可表示統計學水平。
從經濟發展的動態角度來說,中高低收入上下限區分應該是一個相對值,而非絕對值,因為在不同的時期,高中低的收入有一個不同的標準,所以很難直接給出一個具體的數值。當然,如果必須要定義一個具體的數值,那么經濟學的角度來說,中等收入這個群體劃定的收入下限為:全社會成員的平均收入;上限為:高于平均收入兩倍,這個區間范圍內的收入認定為中等收入。
我國的中等收入水平
按照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長3.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長6.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8%。
從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數據來說,在全國范圍內,2020年你的收入低于收入32189元(即月均收入2682.42元)為低收入群體;2020年收入在32189元—64378元為中等收入群體;2020年收入在64378元(即月收入5364.83元)為高收入群體。
城鎮私營單位收入
目前我國關于國民收入的最為權威的數據有兩個,除了上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外,還有一個及城鎮私營/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考慮到大部分人屬于私營單位職員,故而本次我們直接采用私營單位的數據,根據國家統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城鎮私營單位平均收入為57727元/年。
從城鎮私營單位的平均收入數據來說,在全國范圍內,2020年你的收入低于收入57727元(即月均收入4810.58元)為低收入群體;2020年收入在57727元—115454元為中等收入群體;2020年收入在225454元(即月收入9621.17元)為高收入群體。
其實按照上述的兩個標準來看,無論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是城鎮私營單位收入,都不算高,不過由于國的幅員遼闊,東西部、南北方的收入是有著明顯的差別的,所以上述的兩個標準與各地方實際并不會完全匹配,比如你月收入在西部偏遠地區,5000多元可能算是高收入了,但是在東部沿海發達城市,這個收入只能算是很一般的一個水準,遠遠算不得高收入。
這點從上述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城鎮和鄉村同樣可以得到驗證,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則對于城鎮居民而言,其高收入最低要求為96768元(即月收入8064元);而對于廣大的農村地區而言,由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7131元,因此其高收入要求為34262元(即月收入2855.17元),農村的水平僅為城市的三分之一左右。
受我國地域跨度的影響(一個省的面積往往就達到別的國家水平),我國各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所以不同的省市,低收入、中等收入及高收入的標準肯定是不一致的,很難去定義一個絕對值,要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水平,可以自己根據當地的城市發布的統計公報上的數據自己核算,看看自己位于所在城市的哪個群體之中。
什么是月收入水平?
自2022年以來,我國許多省市公開調整了更低工資標準,如河南省,自2022年1月1日起,三檔更低標準分別提高1000元,達到1600元、1800元、2000元;
與此同時,福建省將于2022年4月1日開始實施最新標準,四檔調整后分別為1660元、1810元、1960元、2030元,平均漲幅已達到14.59%,年平均漲幅也達到了6.24%;
此外,重慶還將于4月1日開始調整,兩個標準分別提高300元,達到2000元和2100元。除了這三個地方,許多省市也計劃提高這一標準,這是低收入群體提高工資水平的好機會。
但對于收入較高的人來說,似乎影響不大。說起來,你知道你目前的收入是是低水平嗎?
工資分界線
對于工資階層來說,事實上,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分界線表格。如下圖所示,該表將工資收入分為六個階層,代表不同收入群體。其中,月薪低于2995元的統稱為低薪階層;
月薪在2995元至7345元之間的,屬于普通工資階層;月薪達到7345元至20600元的,屬于中產階級;月薪高于20600元,為高薪、超高薪、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