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對經濟適用房有一定認識吧,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取消經濟適用房的原因。大家應該知道,經濟適用房的住房建設是按照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的,政府指導規劃、分配和房屋收回價格的方式。
2005年,鄭州商品房價格上漲到2500元/平方米,而經濟適用房價格仍徘徊在1600元/平方米。因此經濟適用房申請人數快速增加,出現“供不應求”。2005年,鄭州市出臺規定,限制申請人的收入和房產面積,但仍有許多申請人,有些人騙取了經濟適用房。2010年4月,鄭州市出臺了更加嚴格管理經濟適用房的新政策。但短短三年時間,就有5萬個家庭申請到了經濟適用房,“非法騙取經濟適用房”的問題不斷爆發。
鑒于經濟適用房制度的不公平和尋租空間,2013年底,住建部宣布經濟適用房供應將逐步減少,直至在中國完全取消。
2013年10月30日,中央政治局的集體研究集中于住房保障,涉及現有住房政策的所有方面。住建部開始尋求突破,考慮加快公租房一體化(即公租房和廉租房一體化),逐步減少經濟適用房供應,最終取消經濟適用房。
取消經濟適用房的原因
保障住房主要內容包括中國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其中經濟適用房有許多弊端,例如保障住房的申請過程容易弄虛作假,不能真正實現幫助低收入群體;政府權力干預住房分配容易滋生腐敗;經濟適用房的價格會擾亂社會房價體系,降低全社會福利。
經濟適用房被“逼退”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經濟適用房和商品房的價差在不斷拉大。符合保障性住房條件的,可以分流購買保障性住房;現在就算不符合要求,因為買不起商品房,也要擠上保障房。二是信用體系不完善,這是保障性住房準入和退出存在問題的關鍵。如何進行準確把握已入住中國經濟適用房家庭的收入不斷變化?這些一直是工作中的出現的問題。
以上就是小編帶來的關于取消經濟適用房的原因的全部內容,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大家,感謝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