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作為犯法嗎是否構成犯罪?
我國刑法中的遺棄罪;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罪;戰(zhàn)時拒絕、逃避征召、軍事訓練罪;戰(zhàn)時拒絕、逃避服役罪;戰(zhàn)時拒絕、故意延誤軍事訂貨罪;戰(zhàn)時拒絕軍事征收、征用罪;***不征、少征稅款罪;拒不救援友鄰部隊罪;遺棄武器裝備罪;遺棄傷病軍人罪;戰(zhàn)時拒不救治傷病軍人罪;不解救被拐賣、綁架婦女、兒童罪;縱容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丟失**不報罪;失職致使在押人員脫逃罪;***罪等都屬于不作為犯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yǎng)義務而拒絕扶養(yǎng),情節(jié)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拘役或者管制。
二、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的條件?
刑法上的不作為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行為人負有實施某種積極行為的義務。這是不作為犯罪成立的前提條件。
2、行為人能履行特定義務而未履行。“能履行義務”不僅意味著行為人具有防止結果發(fā)生的積極行為的可能性,而且意味著具有防止結果發(fā)生的可能性。即行為人能采取措施,并且此措施可能防止結果發(fā)生。
3、由于行為人未履行特定義務而造成或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結果。這是不作為行為達到犯罪程度的客觀標志。換句話說,就是行為人履行作為義務可以避免結果發(fā)生時,不作為才可能成立犯罪。
三、***罪是什么?
***是典型的不作為犯罪,是應為而不為,是職責所在卻未履行。一起事故的發(fā)生,可能包含了很多環(huán)節(jié)的失誤,但并不是每一個失誤都屬于***罪。行為人對于其行為所造成重大損失結果,在主觀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過失造成的,則不屬于***罪,主觀故意指的是行為而非結果。舉個例子,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擅自離崗外出聚會,在此期間發(fā)生了火災,最終釀成重大事故,雖然火災事故不是行為人故意的,但這樣的嚴重結果確是由于行為人擅自離崗造成的。
不作為形成犯罪需要滿足的條件包括行為人是由積極行為的義務的,但是這種義務執(zhí)行人沒有履行或者是沒有采取措施防止結果的發(fā)生,這種不履行義務的行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害或者危害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