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的戶口性質填寫什么?
公民的戶口性質填寫農業戶口或者是非農業戶口。
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別
背景:農戶與非農戶是計劃經濟下的產物(商品糧的因素),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最主要的區別是非農戶口不再享有土地分配權和使用權。
起源:從計劃經濟時代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戶口
農業戶口:原靠自己生產口糧的農業人口
非農業戶口:原靠國家分配口糧的城市戶口
二、在戶籍改革意見出臺之前,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各自都有什么優勢呢?
(一)農業戶口優勢
靠前,農業戶口最大的優勢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趕上拆遷的話,會有高額補償款。
第二,有些地方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保費***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最低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第三,有些地方醫療保險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錢。如果生病住院,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每年可報銷一定的住院費。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費、治安費等費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這一點上,比非農業戶口有優勢。
第五,有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
第六,有些地方規定農村戶口如果靠前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罰款。
第七,有些地方現在村里凡有戶口的,不論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紅,但如果戶口遷出,就不能參加分紅了。
(二)非農業戶口優勢
招工、失業待遇好
1、招工:農民要想致富,企業上班是出路。可是企業在招工時原則上只考慮非農業戶口,即使沒有戶口限制,也在主觀上優先考慮非農業戶口。
2、失業保險:非農業職工失業后,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
此外,非農業職工在享受失業待遇期間,可以享受國家和***部門的多項優惠政策。比如:非農業職工**失業手續后,如個人選擇自謀職業的,持相關證明資料可以享受稅收減免政策、免收**個體營業執照手續費用等相關優惠政策。
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群體,選擇自謀職業后,還可以享受國家社會保險政策補貼。
相對于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后,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按現行標準繳費20年測算,企業非農業職工和農民工同樣繳費5萬元,到退休時,農民工只能一次性領取2萬元左右的退休費,而非農業職工每月將領取1100元退休費,且隨國家政策每年進行定期調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壽命80歲計算,在政策不調整的情況下,非農業職工每年領13200元,退休20年就能領到26.4萬元。
3、醫療保險: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后,還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4、低保標準高
按照民政部門現行的低保標準,非農業戶籍人員享受低保待遇的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農業戶籍低保人員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區兩級共同負擔,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區、鎮兩級共同負擔。
在當代的社會,公民的戶口性質是非常的重要的,目前很多的地方已經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的區別,這種情況之下就無需操心戶口的性質填寫問題了,統一的都是按照居民的戶口來進行填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