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業外支出以借方記錄表示支出的發生,即增加了企業負債或減少了公司資產。這意味著公司需要借入資金或提供其他資源來支付營業外支出,從而增加了債務或減少了資產;
2、營業外支出以貸方記錄表示支出的發生,即增加了公司的收入或減少了公司的負債。這意味著公司在營業外活動中獲得了收入或減少了應付的負債。
營業外支出是屬于費用的一種。營業外支出通常是指與日常經營活動不相干的支出,一般是指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發生的非常規或非核心的支出項目。這些支出并不是企業通常的營業費用,所以被歸類為營業外支出。營業外支出可以包括以下類型的費用:
1、非經常性損失:如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意外事故的賠償/法律訴訟引起的費用等;
2、***與處置活動的費用:如非常規的***操作費用/非核心資產或業務處置產生的費用。
在財務會計中,營業外支出余額通常作為一項負值(負債)顯示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部分。具體來說,它通常會列示在以下兩個主要分類中的一項:
1、非流動負債(或長期負債):這是指在資產負債表上具體列示的長期負債項目。營業外支出余額如果屬于長期性負債,可能會列示在非流動負債的子分類中,如長期借款/長期負債等;
2、短期負債(或流動負債):指的是期限在一年內要償還的負債項目。如果營業外支出余額屬于短期性負債,可能會列示在流動負債的子分類中,如應付賬款/短期借款/應付利息等。
本文主要寫的是營業外支出借貸方向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