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共青城檢察院以共青城賽龍逃稅339萬元罪名將賽龍和其法人代表代小權***。但日前有消息稱代小權無罪釋放了,今日,江西共青城賽龍公司逃稅案二審結果出爐,創始人代小權被判無罪釋放。
2月11日上午,共青城賽龍公司逃稅339萬元一案在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多位參與庭審人士向新京報記者確認,法庭當庭宣判,法律適用錯誤,偷稅罪名不成立,代小權無罪釋放。
國稅局人士證言獲法庭采納
據了解,2017年1月24日,共青城檢察院以共青城賽龍逃稅339萬元罪名將共青城賽龍公司和其法人代表代小權***。在此之前,代小權在2015年1月是以涉嫌“高管逃稅罪”被逮捕,后因證據不足遲遲未被定案,代小權也被監視居住。
根據刑法規定,企業逃稅的金額占該企業應納稅金額的10%以上構成犯罪。在一審判決書上,公訴方與共青城地方法院對于賽龍逃稅超過10%的認定理由為:2013年度賽龍公司逃避繳納稅款93萬余元占其當年應納稅額770萬余元的12.11%,已達10%以上,故構成逃稅罪。
在2月11日的庭審中,江西省國稅局有關人士出庭表示,出口退稅額應當計入應稅總額,致使賽龍在2013年的逃稅金額占比降低至3.56%,達不到刑法追究的標準。
“國稅局的意見,得到了法院的認可,公訴方也沒有提出異議,代小權當庭被宣判無罪。”參與庭審的張先生在上午11點30分左右告訴新京報記者,代小權正在**相關手續,親屬們都在庭外等候。
賽龍死亡之謎待解
賽龍曾是共青城明星企業,在當地***的支持下,共青城賽龍發展迅速,在當地用工一度超過3000人。當地***審計數據顯示,共青城賽龍2010年9月正式投產,2010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54億元,凈利潤0.07億元;2011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0.88億元,凈利潤0.19億元;2012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18億元,凈利潤0.68億元。
2012年,谷歌收購摩托羅拉,不久摩托羅拉宣布停止生產手機。這瞬間將位于中國江西共青城的這家地方明星企業推入不測境地。在完成了此前獲得的兩年摩托羅拉的訂單后,深圳賽龍失去了其最大的客戶。
據代小權代理律師謝民介紹,2013年10月,共青城金融機構以賽龍公司訂單縮減為由突然收緊貸款,共抽減“賽龍系公司”5億人民幣貸款。此后,代小權多次嘗試重組自救,但每次到快成功之際,均被當地***破壞。
對于抽貸,曾出任共青城市副市長的詹政進行了否認,共青城市***也否認主動抽貸。“共青城賽龍2012年起摩托羅拉的訂單驟降,其很多銀行貸款都是用信用證或訂單做抵押,故銀行縮減其貸款規模。”當地***稱。
新京報此前探訪發現,位于共青城工業園區的共青城賽龍老廠廠區空無一人,部分機器已出現了斑駁的銹跡。距離一公里外的賽龍新廠,曾經熱火朝天的工地已經徹底寂靜,孤零零地豎立著三棟未完工的宿舍樓和幾排廠房,吊塔已出現生銹的痕跡,部分地塊已被當地居民整理成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