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職工社保的參保人除了有在職職工,還有靈活就業人員,職工社保的參保人在退休之后能夠獲得相比于城鄉居民社保來說更好的退休待遇,這也是不少的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參保的原因,按照我國相應的養老保險繳納要求需要繳納15年才能夠在退休的時候獲得退休養老金,那么靈活就業15年工資表是什么樣的?我們將在下文為您進行列舉。
靈活就業15年工資表是什么樣的?其實取決于該靈活就業人員所在地區的上年度在崗之中平均工資、靈活就業人員所選擇的繳費基數還有所在地區的社保繳納比例要求,在此為您列舉部分省份的靈活就業參保人員按照60%的社保繳費比例檔次標準,繳納15年之后退休每月能夠獲得退休工資的相應數據:
通過這份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參保人員選擇同樣的60%社保繳費比例檔次標準、繳納年限兩個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社保繳費基數越高,退休之后所能夠獲得養老金也會越多,根據各個地區的退休工資的對比,東部地區的退休工資在同樣的社保繳費檔次下要比西部地區的退休工資多一些,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地區,深圳地區的社保部門是有設置一個最低繳費標準,這也使得在上個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比較高的情況下,深圳地區的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員如果選擇的是最低繳費標準,每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實際上是比同樣平均工資高的其他地區要少一些的,這樣可以減輕部分深圳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的壓力。
事實上,由于經濟一直在不斷發展,每個地區的職工社保繳費基準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每年匯入參保人個人賬戶的資金實際上都是有所增加的,每個地區的繳費比例標準可能都不太一樣,該表格只能代表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員的大致退休工資數據。
按照我國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員的繳納費用規定,一般情況下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可以選擇上年度所在地區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80%、100%、200%和300%五個檔次來進行繳費,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相應比例加起來為20%,但是由于各個地區的社保管理是不太相同的,有的地區可能只有最高300%和最低60%兩個繳費檔次標準可以進行選擇,而為了盡可能減少自己的社保繳費壓力,很多靈活就業社保參保人員還是會選擇最低的社保繳費標準,這樣可以減少一定的資金壓力,同時也可以盡可能降低斷保的風險。
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