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時間或者在一個時間段當中一點沒有使用過的卡,或者新申領的卡都沒有做啟用功能的,沒有激活的卡,稱之為睡眠卡。啟用以后,一年以內都沒有用一次的卡,我們作為準睡眠狀態或者低使用狀態或者很少使用的卡。
國內信用卡發行量每年節節攀升,銀行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信用卡的發行上,但是發行的信用卡的激活率和使用率都比較低,導致銀行浪費了大量的財力和物力。
目前我國信用卡激活率低于40%,睡眠卡的概率非常高,每張信用卡的發行成本達100元,相當于銀行每發行一張信用卡就浪費成本費60元以上。
銀行睡眠卡即未激活的銀行卡,也稱為僵尸卡。數據顯示,超過四成的信用卡躺在用戶的家中“呼呼大睡”。睡眠卡不會因為自己的休眠而減少自身危害,睡眠卡不僅對持卡人,對銀行都構成巨大危害。
對持卡人:
1、不激活也收取年費,增加持卡人的支出
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管是否激活,一旦持卡人簽字確認,銀行就會收取年費。
2、傷及個人信用
只要信用卡申請被銀行批準了,卡片發了,激活與否,都會出現在持卡人的信用報告里。個別銀行的某些特種信用卡,不激活也會收取年費,持卡人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拖欠年費,從而影響個人信用記錄。
3、盜刷風險大增
僵尸卡長期處于睡眠狀態,被他人獲取后不易被持卡人察覺,盜刷風險大增。
對銀行:
1、浪費資金
雖然各家銀行發卡量不斷增加,但相關數據顯示,各家銀行發出的信用卡超過四成躺在用戶的家中“呼呼大睡”。據粗略估算,銀行因此而浪費的資金成本高達數百億。
2、增加銀行網絡系統負擔。
“休眠卡”長期不動,占用了銀行大量的網絡資源,而且銀行系統要定期給“休眠卡”自動計息,久而久之,會給銀行的網絡系統帶來巨大負擔,也加大了銀行的管理難度,更重要的是無法為銀行帶來任何收益。
小編建議
除了合理發卡、降低費用等方式,銀行加強差異化服務才是提升活卡率最核心的辦法。此外,與移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相結合,推陳出新也是破解信用卡活卡率的一條出路。
部分銀行睡眠卡銷卡規定:
工行:賬戶當季日均余額不足300元,該賬戶就會被銀行自動扣收每季度3元的管理費、10元年費。欠費一年半,銀行自動銷掉賬戶。恢復使用需補欠費。
農行:賬戶當季日均余額不足500元,會被銀行自動扣收每季度3元管理費、10元年費。欠費18個月,自動轉為“睡眠戶”。銷戶時需補繳欠費。
中行:借記卡每年會被收取10元年費,如果余額不足,會形成欠費,如果想注銷或者重新使用該賬戶,需補上欠費。賬上余額為零滿一年,且3年沒用的賬戶,會被銀行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