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筆記本電腦,沒有人會不知道ThinkPad,其隸屬IBM旗下,自1992年誕生以來,憑借著堅固可靠耐用的特點在業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再后來又俘獲了大批粉絲的心,小編就是其中一個。
后來商界變化萬千,Think品牌被聯想收購,從此離開了IBM。許多粉絲比較痛心。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聯想收購后的ThinkPad產品,從材質和質量上的確有所下降,但也基本保持著ThinkPad的優良傳統。聯想也依靠ThinkPad品牌拓展了海外市場,對國產品牌的市場價值有了進一部的提升,這一點也是值得稱贊的。
商界的事情我們老百姓無法參與也無法評論,我們最關注的當然是產品本身,用戶的切身感受。也希望聯想能夠繼承ThinkPad在IBM時期的各種優良品質,同時更加注重產品的用戶體驗,加上國產的優秀特質,使得ThinkPad產品能夠走得更遠,才是王道。
今天拆解的是ThinkPad R61i,是在聯想收購ThinkPad不久的一款產品,基本完全保留了舊ThinkPad時代的特質。
老電腦,看起來比較厚重,雖然是工程塑料,但是外觀質感比較強,應該是有近十年之久了,磨損程度不高,還是比較抗造的。
首先取下電池和光驅,電源上部有鎖扣開關,拉開拔下即可;光驅是彈出式的,光驅旁邊會有一個開關,打開以下,會彈出一個把手,輕拉會拉出光驅的一小部分,然后可全部分離光驅.
接下來拆掉硬盤。
硬盤用一顆螺絲固定,打來蓋子后,可以看到一塊120GB的5400轉日立硬盤。兩側有橡膠防震墊。
因為我們是要完全解體這臺電腦來探索它的內部,所以接下來我們拆掉電腦背部的所有能看到的螺絲。
然后打開比較本正面,取下掌托:
掌托拆卸的時候要注意,兩側稍微用力抬起,再向后拉就可以拆下:
不要急于拿下掌托,注意觸控板排線,拆掉排線接口后才能完全分離掌托。接下來就可以拿掉鍵盤了。
拆下掌托后,向下輕拉鍵盤就可以分離,也是需要注意排線,小心拉斷。
分離鍵盤后,就可以看到內部了,首先能直觀看到的是散熱器、無線網卡、有線網卡、主板電池、內存等。
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整個內部有一個灰色的支架覆蓋著。這個灰色的支架就是thinkpad引以為豪的鎂制防滾架。也是小黑粉絲最為注重的一個特點。小編當年就是因為鎂制防滾架而迷上了thinkpad。它保證了電腦整體的堅固性和穩定性。廣為流傳的一個測試就是含有鎂制防滾架的thinkpad筆記本,可以承受一個人踩上去的壓力后毫發無損。
我們繼續拆解,拿掉C殼邊框,這里兩側的卡扣比較緊,用卡片稍微翹一下會比較容易一點。
繼續,拆下上圖所示的一個固定金屬條,以及無線網卡。
小心的拆下顯示器排線,這里因時間過久,顯示器排線與支架粘貼較緊,容易拉斷排線,一定要細心慢慢分離,有條件的可以先用熱風槍吹一下。
到這里就要分離屏幕了,同樣也是先拆掉所有可以看到的螺絲,當然,顯示器還是無法分離的,因為還有兩顆隱藏的螺絲,在電腦的后側。
此處有兩個隱藏的螺絲,是用小膠片貼住的,揭開膠片,拆掉這兩顆螺絲,就可以分離屏幕了。
繼續拆下散熱器。
散熱器做工也依然優良,此處有些遺憾的是T系列全銅散熱器在R系列改為了銅管加鋁片了。
繼續分離主板和D殼??垡彩潜容^緊固,小心分離便是。
還是忍不住要稱贊一下鎂制防滾架,賞心悅目啊。
拆解就到這里,其實大多數朋友都對這樣的拆解不陌生,或許有許多人也親手拆過無數臺。
但是,小編今天拆的不是電腦,是情懷。在那段學生時代,曾經多么希望擁有一款ThinkPad筆記本電腦,卻看著動輒萬元的價格望而止步。游走在中關村的展示區,裝模作樣的把玩著樣機。貌似很懂得樣子與那些業務員攀談,偷偷學習和研究知識。
現在回想起來,第一次接觸到小黑的皮膚,那粗糙卻又強烈的質感,激動地心情。
如今接觸無數臺電腦,花樣繁多,卻無法找回當時的心情。
歲月在我們心里留下痕跡,生活讓我們改變了初衷。
如今已無心再去研究內心真正喜歡的東西,生活的目的僅僅為了生活,多少會有一絲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