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夢想」、「工匠精神」,提到這些你會想到哪個品牌?
在國內手機江湖,能把它們放在一起形成獨特氣質的,或許非魅族莫屬。這個誕生在珠海,以MP3起家的小廠商,用短短四年時間登頂國內MP3播放器第一的寶座,之后毅然轉型手機領域并迅速獲得成功堪稱傳奇,本期極客博物館,我們就和大家回顧魅族手機邁出的第一步——魅族M8。
魅族M8是黃章「打磨」的第一臺智能手機,也是魅族首次試水手機產品,在M8之前,魅族被用戶熟知的是其經典的MP3系列,而當大洋彼岸的喬幫主帶著iPhone打開變革時代的大門時,黃章敏感察覺到功能機遍地的洪荒時代即將結束,于是在2009年帶著魅族M8登場,這成為國內第一款大屏幕全觸控智能機,無論是在硬件設計還是軟件系統上,這臺機器都對之后的國產品牌產生了不小影響。
魅族設計的開端
熟悉魅族的人,或多或少都曾被其獨特的工業設計所吸引,早在MP3時代,魅族就帶來了不少令人難忘的設計,無論是可自助更換多彩外殼的魅族ME,還是觸摸屏外加無螺絲設計的魅族miniPlayer,都采用了當時極為少見的設計,也曾引領一時風潮。
這種對設計的追求延續到了魅族M8這款手機上,形成了最早的魅族手機設計語言。需要注意的是,早期M8在電路設計上出現問題,造成過觸摸失靈的情況,之后推出了優化電路設計的版本M8SE,外觀和M8基本無異,極客之選本次拿到的就是魅族M8SE,為了方便說明,我們簡稱其為M8.
拿起M8,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它3.4英寸的TFT電容觸控屏,有著480×720的分辨率,PPI達到255,雖然現在看顯得小巧可愛,不過在當時,無論是尺寸還是分辨率,這塊屏幕在市面上都可以算得上是頂級,即便一年之后的iPhone 3G,3.5英寸屏幕分辨率還只有320×480,可以說魅族在手機屏幕這個「面子工程」上就下了很大功夫。
屏幕上方,聽筒部位被設計成三個小點,下方的Home鍵則被設計成了腰圓按鍵,內嵌有魅族M型Logo,這兩個獨特元素加上圍繞在正面的金屬邊框,形成了屬于M8的獨特設計語言,很有辨識度。
產品背面,M8采用了鋼琴烤漆工藝的塑料材質,容易粘指紋但是手感順滑。正中偏上位置MEIZU Logo再次表明這是一臺魅族產品,Logo下則是可拆卸的電池后蓋,只要輕輕滑動就能打開更換電池,M8的電池電量有1300mAh,在當時可不算小。
不止是外觀,魅族M8在整體配置上在當時也是數一數二,處理器上采用了來自三星的CPU,頻率為667Mhz,在當時算得上是很強了,機身內存256MB,內置存儲器有8GB和16GB,這些配置對于當時的用戶來說也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作為以MP3起家的品牌,魅族M8的音樂效果也很值得一提,它的外放在如今的智能手機中也算的上優秀,而且由于內部揚聲器設計的很合理,所以無論正面還是背面放在桌上,M8的外放效果都很好。
國產定制系統的原點
簡潔好看的外觀為魅族M8賺到了大量人氣,在iPhone還未正式進入國內的2009年,這款手機頗有先見之明地預見了智能手機的未來,但不僅是外觀設計,魅族M8在系統上的出色真正讓國內手機廠商看到了智能手機的新時代。
打開M8上手把玩,如果不告訴你,或許你很容易把它當作一臺安卓系統手機,無論是鎖屏界面還是系統UI設計,都透出濃濃的國產安卓定制系統的感覺。但其實在產品研發的2006年,安卓還未登場,彼時可供魅族選擇的系統并不多,市面上最主流,有一定生態基礎的就是微軟的Windows CE和Windows Mobile系統,魅族最終選擇了Windows CE為內核。
走出Windows CE的一步對魅族非常重要,因為同樣來自微軟,Windows CE系統不僅授權費用更低,同時可定制化程度也更高,這意味著魅族一開始上手并不容易,但一旦有針對性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實用系統,對之后的迭代將會積累大量經驗,M8上誕生的這套兼具設計美感和實用性的系統,也能看出黃章當年在M8上耗費的心血。
比如鎖屏界面,通過在電話、解鎖、短信三個部位向上滑動,能夠快速進入對應的模塊,類似的快捷操作直到iOS 7時代的iPhone才加入支持。再比如打開鎖屏,能看到主要的電話和短信放在最下方,如果按住中間或者向上滑,就能夠呼出頁面編輯功能,快速調整、刪除App,或者加入桌面插件。
再比如多任務系統,對于QQ、MSN這樣的聯網應用,按下Home鍵后不會退出,而是會在后臺繼續運行,而不聯網的詞典、電子書等,按下Home鍵則會被關閉,在當時,M8后臺可以同時運行多個程序依然流暢,也可以看出對系統優化下了不少功夫。
盡管同樣采用擬物化設計,但M8在App圖標設計上并沒有iOS那樣的統一外殼,而是盡量展現出不同App各自的特色。得益于對系統的重新設計,這些精心設計的圖標并不雜亂,反而很方便尋找想要的內容,而諸如音樂播放器中的滑動查看歌詞,鎖屏界面雙擊Home調整音樂播放等功能,都做的實用且有趣。
它曾是國產機驕傲
從細節上把復雜的功能隱藏起來,但又能隨時取用,這種關于系統平衡的思考貫穿在M8這套Windows CE定制系統的每一個環節,也因此一面世便獲得了不少好評,微軟總部櫥窗內至今展示著魅族M8,憑借這款機器,魅族也實現了兩個月銷量十萬部的記錄,對于初出茅廬的手機界新人,這樣的成績算是開了個好頭。
▲圖自百 度百科
不過M8的故事到這里沒有結束,因為外觀問題,喬布斯認為魅族的設計竊取了蘋果的創意和知識產權,因此發售一年后,黃章表示M8將停止生產。這件事也為魅族敲響了警鐘,在此后從Windows CE平臺轉到Android平臺的基礎上,在傳承自己系統交互核心之后,魅族更改外觀推出了魅族M9,這為魅族之后多年在安卓陣營的地位打下了基礎。
魅族M8的定制化系統不但為自身轉戰Android平臺奠定了基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之后一眾國產智能手機的系統設計,大家熟悉的雷軍,在創辦小米之前就曾向黃章取經,之后發布的小米手機,其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定制化的MIUI系統。可以說,在智能手機起步早期,魅族就是國內智能手機的老師。
精致的外觀,簡潔好用的系統以及對產品不妥協的堅持,為十年前初出茅廬的魅族M8贏得了「國產機皇」、「國產智能機最強」的名號,也為其打下了手機領域的一片江山。如今十年過去,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作為老兵的魅族卻已不似當年神勇,有人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當系統方面優勢不再,老兵也許就該退場,但回想曾經的M8,不正是靠著魅族的不妥協才化不可能為可能嗎?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也許等待合適的機會,魅族依然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產品。